動、不動的學習

撰文: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在社會資源貧乏的情況下,兒童沒有甚麼好玩或好看的事物;但當眼前的物件沒有任何細微的變化,也沒有詳細的語言或文字的指示,兒童卻能自己觀察眼前與之前看見的異同,或眼前與其他見過事物的聯想,更嘗試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見所聞,這就是主動的學習,除了腦袋的學習外,心理素質也會不自覺地提高了。

現代科技不斷進步,大家只要安坐在家中,便可透過電視或手機瞬間遊歷世界;究竟看電視或網路資訊是否需要很專心呢?原來能觀看視頻訊息,並不一定代表兒童很專心學習,因為這是被動學習的類別,需要眼前有色彩繽紛的訊息,還需要有持續的語言旁白,可能缺少其中一個環節都會變得不專心。

縱使現今學生仍然需要在課室學習,但在目前信息科技的協助下,似乎可以讓學生無遠弗屆地,看到遠方的情境,可惜當中仍有不足之處;他們需要親歷其境,置身其中,才會有更全面的體會及學習,現今的學習需要更多感官管道的參與,才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究竟有沒有其他選擇呢?

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的,但資源卻是有限的,是否可以無止境地以多感官刺激學習呢?大家是否需要停一停,想一想為甚麼越來越多人提出素食,或星期一素食一天;也有些人建議反璞歸真去過一些原始的生活呢?學習活動及安排可能需要有類似的行動,才能讓兒童領會學習的真諦,感受學習過程中的原汁原味!

要達到這個逆轉的狀態,需要家長及教師的引導,才可以改變這個時代的潮流及習慣;現在有一些建議的活動可供家長及教師參考,如:嘗試關掉電視機的聲量,讓他們感受有如聾人一樣,只能用眼看而未能用耳聽地吸引訊息;也可以用布遮蓋電視機的畫面,使他們有如聽收音機,只能從別人的說話想像出當時的情景,在缺乏視覺協助下仍能掌握劇情,又例如將一些食物放在三隻杯的其中一隻,要求他們以嗅覺聞出食物在那一隻杯內,是很多的動感學習。

家長及教師在教學中做出一些小動作,當中可能產生一些不明朗的因素,使他們卻步,但同時亦會使他們產生更多的好奇心,經引導下可以有更大的學習動力,由動心及動腦開始,再帶動他們自己追尋自己想聽及想看的事物,成為主動積極的學習者!

除了成績好、進好學校,孩子還需要甚麼?

撰文:Steps Education 課程發展總監梁嘉敏小姐

許多家長都會問全人教育是甚麼?如果從中國人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智慧來說,便是培育孩子的「德、智、體、群、美」;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說便是培養孩子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便是除了知識上的追求外,我們也得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態度、對藝術和文化的修為、待人處事、解決困難和思考能力等。再簡單一點,從凡夫俗子的角度來說,全人教育便是讓小朋友「瓣瓣掂」,成績好、朋友多、思想正面,音樂運動美術樣樣皆能,您想子女得到全人發展嗎?

多元智能分七類 先天後天培育各佔半

今天先介紹坊間常說的多元智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全人教育。「多元智能」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卡納德教授於 1983 年所提出,他發現智能至少可分為七種,分別是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及個人內省智能。

談到「智能」,家長會聯想到天才或者是天賦的才能。究竟智能是天生的,還是經後天培育呢?其實一個人的智能,天生佔一部分,後天也佔一部分,每個孩子天生的智能都有一個範圍,譬如說IQ100-120,哪麼無論您做甚麼,給他多少刺激,他的IQ都不可能高於120,他怎麼也不可能如愛因斯坦般聰明。哪麼,我們還需要培養孩子的多元智能嗎?當然要吧!因為孩子的IQ停留在100,還是發揮到120,便要靠後天的栽培了!

每項智能同樣重要

那該怎樣培育呢?做練習?上課?出外見識?做運動聽音樂?其實各種不同的智能都有不同的栽培方法。學者之所以提出多元智能,是要提醒大家,當父母都想孩子成績好,對孩子的學科,例如中英數加以栽培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其他的智能對孩子同樣重要,尤其是人際溝通技能及個人內省智能。要是缺乏其中一項,孩子又怎樣在社會上生存呢?因此當我們為孩子挑選課程時,千萬別只選學科班、語言班或認字班,我們應該停一停、想一想,除了成績以外,孩子在哪個範疇還有不足的地方?孩子與人的溝通能力怎樣?分析能力怎樣?個人內省能力怎樣?如果孩子的溝通能力不好,家長是否應該挑選一些讓孩子與人有足夠空間溝通的課程如戲劇班,讓他多一點表達自己呢?

記得筆者今天所講「多元智能」背後的意義,停一停、想一想,孩子學術以外其他方面的發展吧!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孩子接觸的「兩文三語」

撰文:鄭萃雯

一日下午,我一對兩歲半的孖仔左右仔在吃自製啫喱杯。哥哥突然說:

「媽咪,幫我扣扣Please!」「吓?扣咩?」「幫我扣扣。」

此時,哥哥將啫喱杯和小湯匙推給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你想我幫你掏乾淨杯底的啫喱!」

「媽咪,幫我扣扣Please!」這句短短七個字,就包含了兩文三語─粵語、英文、褔健話。懂褔建話或台語的朋友就明白,哥哥所講的「扣扣」,不是「扣鈕」的「扣」,而是粵語發音近似「扣」的褔建話,有「刮、掏、挖」的意思。如果哥哥對著他們百分之一百廣東人的爸爸說這句話,我相信爸爸猜到太陽落山也猜不出其意思來。那麼「扣扣」這個詞語從哪裡學來?其實沒有人專程教左右仔,相信只是我媽在家中習慣說褔建話,左右仔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這樣學了起來。至於英文「Please」的出現,相信很多人也想像到,主要來自家中的外傭姐姐。

是否年紀越小,越接觸得多不同語言就越好?不一定。有兒童精神科醫生說,香港不少家庭的語言環境都「七國咁亂」,父母說粵語、袓父母說中國方言、外傭講菲律賓式英語或印尼式粵語。越多不同的語言,對幼兒來說會越無所適從,建議讓兩歲前的小朋友,盡量在單一的語言環境成長,先大致掌握好一種語言後,再在生活中引入另一種語言。

比方說,家長想子女英文好,特意聘請菲律賓藉外傭(因為菲傭一般堅持說英語、印傭大多會學廣東話),醫生亦提醒家長,最好都盡量配合在家中以純英語對話。中英夾雜無助孩子學好語言,更有機會令幼兒理解混亂,影響語言發展進度。

如何有效獎勵孩子?

撰文: Pario兒童‧親職教育中心

童年與家庭,對一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父母是如何影響孩子成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行為和好品格?是否正確而有效地使用獎賞和鼓勵呢?

別把對孩子的愛變獎勵

經常聽到家長把「如果你乖,爸爸就錫曬你」這句說話掛在嘴邊。家長以為這是給予正面的獎賞,鼓勵孩子的正面行為,但媽媽陪、爸爸錫不是應該無條件的嗎?絕不是乖巧才值得被愛錫啊!孩子的自我價值不應該與自己的行為或成就劃上等號。

別把原有的習慣變獎賞

有家長會說:「如果你乖,星期日我哋就去公園玩啦!」當孩子表現得「不乖」的時候,家長便取消孩子原來去公園玩樂的時間,讓孩子學習承受後果。雖然這算是教養的方法之一,但如果孩子本來每天就有去公園的習慣,家長卻把「去公園」作為獎勵,這還算是獎勵嗎?這只是繼續每日的恆常習慣而矣!當然,如果孩子不是常有機會去公園,這個獎賞對天性愛玩的孩子便十分吸引了!

清楚說明獎勵與好行為

獎賞是必要的!但家長要精心設計或選擇,最理想的獎賞是能吸引孩子的丶是與日常不同的。例如:每天都只去公園30分鐘,但今天可以多玩15分鐘;每天都只吃一種餅乾作茶點,但今天可以吃兩種。在獎賞時,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獎勵的原因「因為你『自動自覺收拾玩具』,爸媽很欣賞你,所以今天獎你『多一塊餅』」,讓孩子具體明白什麼是好行為,也了解好行為與獎勵的關係,有持續表現好行為的動力。

給予無限的支持和鼓勵

孩子往往需要成人在旁支持和鼓勵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和勇氣去嘗試;有時候,家長給予了很多鼓勵,但孩子仍沒有預期中的敢於嘗試,有時候家長會因失望而衝口而出說:「抱咗你咁耐你都唔肯試,咁我唔抱你、唔錫你喇!」換來的,是孩子哭得更大聲更不願嘗試;即使孩子被逼完成了,但內心卻多了一道傷痕。所以,家長要給予孩子無限的支持和鼓勵,告訴孩子:「媽媽對你有信心,下次再嘗試,你會做得到!」要相信當孩子儲夠鼓勵的能量,便會踏步向前。

或許,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既不願做虎爸虎媽,又避不開社會的競爭,有時會感到迷茫,但謹記尊重孩子的天賦特質,讓你的欣賞和鼓勵陪伴他們成長。

 

聰明學習靠運動

撰文︰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遊戲治療師馮祉禧

筆者早前參與了台灣教師專業進修交流活動,見識到台灣的教育著重以運動培養孩子成長,讓我得到新的啓發,希望與各位父母分享。其中一所作交流的學校稱得上是體育學院小學版「虎林小學」。一踏進學校,同學便以政府推廣的健身操歡迎我們。他們一起跟着拍子舉手投足,做出各式各樣的熱身動作。讓人感到他們就像老虎仔一樣的精神活潑,而我像真的進入了充滿老虎仔的森林一般。

運動能強化孩子學習能力

虎林小學的劉校長説學校是政府重點學校,專注同學的體育發展,並相信透過運動能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他們以哈佛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 John J. Ratey, MD 的硏究為基礎,提倡零時運動計劃。此計劃提倡學生於所有時間都在運動,即零時 (Anytime)。每當小休時,學生便會跑到操場的任何一處做運動,他們有的玩躲避球、有的在攀鋼架、更有的打羽毛球。所有學生都享受每個運動的時刻。

運動的好處  強化大腦機能

眾所周知,運動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而在 Ratey 的研究之中,他指出更多有關運動對大腦的好處。他形容大腦是訊息處理中心,透過不同的傳遞者(化學物質)於不同路徑傳達訊息。在運動時,大腦能有效地生產更多傳遞者和強化路徑,使訊息傳得更快更準。

將理論應用於學習上,學生以運動強化大腦機能,再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研究證實運動能提高學生專注力和記憶力,而這都是成功學習的必備條件。此外,運動能使大腦製造 Dopamine (令人有快樂感的化學物質),令學生能愉快地學習,成績自然會更加優秀。

如何讓孩子愛上運動?

為了讓孩子享受運動的時間和好處,家長必需讓孩子愛上運動,以下有三項建議:

零時運動

多讓孩子有運動的機會,如提供合宜的時間,工具和場地,同時家長要留意環境的安全。

健康運動

多教導孩子因愛健康而做運動,多提及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一起運動

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享受運動的時刻,享受親子的美好時光。

小朋友好害羞 如何增強他們自信?

資料來源:家庭婚姻治療師/藝術治療師高詠愛                       

現實中不少家長都覺得自己小朋友害羞,希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多點信心跟別人說話。這其實要看小朋友本身的性格是怎樣,因為有時小朋友會比較慢熱,可能有些小朋友比較怕跟陌生人說話。小朋友較害羞可能跟他們的成長過程有關。

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關係,甚少帶小朋友外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和交流。這會慢慢會形成他只喜歡和年紀大過他的家人或兄姐溝通,當遇到同年紀較小的朋友時,他就不懂得怎樣一起玩。加上現時許多家長都會幫他們說話,例如他還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時候,家長有時可能比較心急:「你是不是想要那個東西?你是不是想這樣那樣。」這令小朋友很多時候他不敢說出心聲。

家長令孩子不懂得怎樣表達自己,或依賴了家長幫他們說話。其實透過很多方式,例如在家裡互動或玩遊戲,都可以幫助小朋友在不同環境跟其他小朋友或長輩溝通。例如透過簡單圖片的桌上遊戲,家長可以問小朋友:「如果我們在球場上遇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可以怎樣呢?如果你想一起玩,你可以怎樣做?」 家人也可以跟小朋友進行角色扮演。

小朋友最主要從環境中學習,從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學校、朋友身上,甚至現在很多時會上網看新聞、電視或卡通片,學習一些行為 或說話內容。所以在家裡玩遊戲時 ,都可以做一個好榜樣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溝通、怎樣去說或怎樣表達自己是最好的。

有時要給小朋友時間去思考如何表達自己,而不是搶著替他們說話或幫他們完成。就算他錯了,也不要說:「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樣會嚇到小朋友,最好是跟他分析整件事情,應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家長應嘗試跟小朋友分析多點:「為甚麼不可以這麼說 ?因為這樣說話可能會傷害了其他小朋友。如果你這樣跟他說話時,你自己的感覺又會是如何?」當教懂他們一些溝通方法,亦可以幫助他們見到陌生人和在不同環境時去與人溝通。

分類
家長園地

快樂其實很簡單 享受親子時光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李慧芝

人人都希望得到快樂,父母當然不例外。很多時候,父母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當下的需要和快樂,希望能換取子女日後的「幸福生活」。

大部分父母都明白,孩子將來的「幸福」當然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然而很多家長都會認為,今天的不努力,必然會導致明日的失敗。加上社會氛圍都鼓吹「有做好過無做,做多好過做少」,甚至認為不做就是懶惰和被動等,結果令所有父母和兒童愈做愈多,也漸漸迷失了方向。

在網絡討論區中,筆者經常看到一些父母一邊批評社會及教育制度過分催谷兒童,扼殺他們的成長空間;但另一邊又無奈地每天督促著子女做各種各樣的練習,其無助和無力感顯而易見。父母所面對的矛盾和兩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些恐懼和焦慮,都會令父母容易錯過孩子給我們的啟示。

嬰兒呱呱落地,每天過著最簡單、直接和自然的生活。他們餓了便吃,吃飽便睡,睡醒就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以及接觸身邊的人。開心的時候開懷大笑,傷心時就放聲大哭。孩子告訴我們,其實人的需要很簡單,只要能夠滿足這些需要,就會過得快樂。只是成年人的世界愈來愈複雜,人的慾望也愈來愈多,為了滿足那些慾望,成年人就連自己的需要都忘記了,因此變得愈來愈不快樂。最諷刺的是,我們還自以為懂得「幸福生活」的竅門,教導孩子怎樣得到快樂。

現今的社會充斥著成年人的焦慮和不安,人們都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擔心安穩的生活受威脅。而作為父母的,就更憂慮孩子日後的生活。其實,孩子最懂得快樂的道理,因為他們本來就活得自然自在,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父母希望孩子能盡早適應現實世界那被扭曲了的遊戲規則,不知不覺地被磨滅了他們本來的自然和童真。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假如父母能靜心觀察他們的生活,保持耐心,放慢腳步,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片刻,你或許會重新領悟到,快樂不在將來,而是在當下。

家庭生活三語 愛在家內暖

撰文:教育專家張作芳校長

知道大家曾否聽過某電視劇集的主題曲 ⎯ 「擁抱愛」?本人很喜歡其中的數句歌詞,寥寥數字就帶出了「家」的特性:家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如你的『後盾』,在你「困倦」時,家的大門總會為你打開。當中提到的「愛」,便是那份由你出生那一刻便已注定,血濃於水的親情。的而且確,有甚麼比親情來得更重要呢?當你失意的時候,家人會為你分憂,願意聆聽你的傾訴,陪伴你一同渡過難關;當你生病的時候,家人願意無條件地照顧你;在你學業或事業有成時,他們會打從心底裡高興,為你的成就感到驕傲。這種「愛」並不是金錢能換到的。

我們都希望家長及同學明白親情的可貴。可惜,這份愛或許來得太易,自出世便擁有,因此有些人未懂得珍惜。有時候,從報章可見,一些青少年寧可在街上流連,也不願意回家;一些家庭終日爭吵,家彷彿變成了一個戰場;一些人甚至會為了瑣事而與家人動武,導致血案發生。以上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有時我會想,好好的一個家變成這樣,實在令人惋惜。

在家中應多說的三句話

如何才能建立和諧的家庭呢?教宗方濟各在談論家庭時曾提出「家庭生活三語」,即在家中應多說的三句話,分別是「謝謝」、「請問」及「對不起」。

「謝謝」代表對家人感恩。很多時候,子女自小便被父母照顧,覺得一切理所當然。試想想,父母是否必須要為你準備早、午、晚三餐呢?是誰為你清洗衣服鞋襪,讓你有一個衛生條件較佳的生活環境呢?當你生病的時候,是誰衣不解帶地照顧你,晚上也起牀餵你吃藥呢?同學們,在父母照顧你的同時,不妨多說聲「謝謝」,有空時也可幫忙父母做家務,分擔他們的工作。事實上,當子女為父母完成家務後,父母也可向他們說句「謝謝」。現今社會,長輩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已不合時宜。要知道,各人在建立和諧的家庭上也有責任,不要認為某些工作必然是某家庭成員的責任。得到別人的幫助,就算是家人,也可說句「謝謝」。

「請問」代表對家人的尊重,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或許有人認為,既然是一家人,說話不用太客氣,有話直說即可。事實上,「請問」不只叫我們說話客氣,而是提醒我們,說話內容要顧及家人的感受。有時候,人往往會為一些瑣事而鬧得面紅耳赤,認為凡事應據理力爭,就算對家人也應如此。但這樣做真的值得嗎?正如廣告所說:「贏了場交,輸了個家。」即使親如家人,還是慎言一點較好。

至於「對不起」,則代表求家人原諒。做錯了事,當然要有承擔的勇氣,向曾傷害的人說句「對不起」,是理所當然之事。同時,「對不起」也代表了與家人修補關係的契機。有時候,對錯是很難用三言兩語判斷的。又或者,事情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大家的價值觀不同而已,偏偏很多時候,爭執就是由此而起。假如大家各不相讓,關係便會鬧得很僵。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放下身段不代表要你屈服,也不是要你向事情妥協,反而是製造一個新的機遇,把問題以更好的方式解決。

甚麼飲品才是健康?

撰文:營養學家及運動教練楊曉澄

小朋友當然喜愛以冰凍的飲品解暑,但你們會否擔心飲品隱藏的糖分過多,從而影響健康呢?

留意包裝飲品營養標籤

當你選擇預先包裝的飲品,緊記留意一下它的營養標籤。首先,果汁味與果茶類等紙包裝飲品,熱量主要來自其糖分。要合乎低糖的標準,以每 100 毫升的飲品為例,少於 5 克糖分可以被界定為低糖的選擇。

天然果汁飲品一定好?

也許你認為天然果汁會比一般紙包裝飲品更好,但原來很多天然果汁飲品,是由濃縮果汁加入糖分混合而成,與鮮榨果汁是截然不同的產品。某些天然果汁會聲稱產品沒有額外添加糖分,令人錯覺沒有糖分在內,對身體更有益處,然而果汁本身所提供的糖分亦不少,所以千萬別以為果汁可代替水分。

究竟多少糖分攝取才算恰當?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將每天的糖分攝取量下調,成年人日服逾 6 茶匙即過量﹗以一杯 240 毫升的天然果汁作例子,內含的糖分原來已經有 20 克,即 5 茶匙的糖分。喝一杯已接近一天攝取糖分的上限。

如何才可以飲得健康?

鮮榨果汁可能是較好的選擇,但也要限制每天飲用的份量,需知道一杯鮮榨果汁動輒用上 3 至 4個水果,以 80 毫升代替 1 份水果計算,每天最多飲用 2/ 3杯果汁已經足夠,更理想的做法是將果肉一併「攪拌」,,膳食纖維就不會被隔開,既能促進腸道蠕動,亦可增加飽腹感。

每天應喝多少水分才足夠呢?

每天應喝多少水分才足夠呢? 除了清水、果汁、茶或咖啡,湯水亦可計算入內。

根據 Institute of Medicine 的建議,健康男士一天喝 3 公升(大概 12 杯水),

而健康女士一天喝 2.2 公升(大概 9 杯水)便算足夠。其實老生常談的一天 8 杯水,差距不大,但要提醒自己每天定時定量飲用,身體才可真正吸收到水分。

親子創意藝術創作

撰文:Pario Arts 李素貞主任

每個人均擁有創意和藝術潛能,假如得到適當培育的話,可提升個人的美善情操,讓生命更臻完美。在藝術氛圍的營造下,藉多樣化活動啟發個人的創造力、美感和多元能力,以促進全人發展。而「愛」是創造的原動力,在自由、民主、安全及和諧的環境和氣氛下,即「愛的表現」,亦是強調互相包容,悅納不同的意見,尊重別人和接納別人。那麼親子創意藝術創作如何可以表現「愛」呢?筆者在此和各位家長分享自己的看法。

 

親子創意藝術創作的意義

  • 藝術教育由個人做起,家長嘗試接觸藝術創作,從而培養孩子的藝術涵養
  • 藝術教育的第一課從「聆聽」和「接納」開始,家長學習接納孩子多元創意的表現方式
  • 透過親子共同參與和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家長能更貼近和了解孩子的心
  • 親子藝術創作有助孩子認識自己、釋放情緒與壓力
  • 融入互相欣賞和互相尊重的氣氛,減輕親職壓力與焦慮,進而增進親子關係
  • 讓親子愛上創作,把藝術融入生活中,提升生活的素質

藝術培育錦囊

  • 培養一種做人的學問,提升一種分享的能力,即「同理心」。
  • 根據心理學家赫夫曼 (Hoffman) 研究人類同理心 (empathy) 的發展指出,「同理心」就是體會他人的情意,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的能力。
  • 「同理心」三步曲:(1)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 (2)辨識對方的真正感受 (3)將了解和感受傳達給對方。
  • 「同理心」是與人相處的一項重要能力,具有「同理心」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自律及責任感。
  • 兒童在 2 至 3 歲的階段,已能了解別人的感受。為使孩子有愛心、具備「同理心」的人、懂得愛與關懷別人,父母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